第二十五章 康熙撤藩(1/4)
三月的寒风悄然掠过,初入四月的春日暖阳洒落,却难掩后宫的肃杀之气。宫人们神色紧绷,步履匆匆,唯恐稍有差池招致责罚。
后宫尚且如此,前朝更是风声鹤唳。数日前,皇上毅然下旨撤藩,朝臣纷纷上书劝谏,奈何圣意已决,无人敢再触逆鳞。消息迅速传遍朝野,暗流涌动,大臣们见大势已去,只得全力拥护皇上的决策。
皇后闻讯后即刻颁下懿旨,严令六宫谨守本分,若有妄生事端者必严惩不贷。众嫔妃皆知时局动荡,个个屏气凝神,不敢行差踏错半步。
康熙因前朝战事吃紧,鲜少涉足后宫,偶有召幸也不过是几位曾共度鳌拜之乱的老臣旧人。除那拉氏外,张氏与格兰珠各承恩一两回,董佳佳同马佳氏亦得数度侍寝。然六宫上下愈发噤若寒蝉,唯恐触怒圣颜。
景阳宫东配殿内,董佳佳斜倚在榻上,回想着前几日乾清宫承恩的情景。云雨过后,皇上竟与她纵论朝政,眉宇间尽是少年天子的锐意锋芒。
她自然不敢妄议朝堂政事,更怕皇上秋后算账,只将当年擒拿鳌拜的旧事重提,赞誉他为千古一帝,言行间俱是小心奉承。不想这番话说得恰到好处,竟惹得龙心大悦,不仅接连召幸,更几次三番宣她至养心殿伺候笔墨。
这番殊宠引得李佳氏等人在晨昏定省时频频侧目,暗自揣度。六宫上下皆暗自思忖:这董佳氏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一朝承恩竟能这般游刃有余,进退有度。果然是御前伺候经年的老人,深谙圣意,自有其独到之处。
然则董佳佳心中明镜似的,三藩之乱虽未正式爆发,朝堂上已是暗潮汹涌。近日因得宠太过招摇,若再不知收敛,只怕要惹得康熙不悦。遂刻意低调行事,连素日最爱的糕点也吩咐小银子莫要再去御膳房讨要。
偏生皇后为响应皇上节俭之策,又裁减了六宫用度。董佳佳的日子愈发艰难,衣食住行处处受限,只得暗自叫苦不迭。这对天家夫妇的举措,直教她寝食难安,心中纵有万般不甘,也唯有咬碎银牙往里吞。
正值六宫对董佳佳恩宠艳羡不已之际,启祥宫却传来惊变,张氏侍寝时触犯天威,遭皇上当庭训斥。皇后更降下懿旨,再度将张氏禁足半年。此事如平地惊雷,震得后宫人人自危。众妃嫔虽对其中缘由好奇得紧,却因惧怕牵连,只得强压下打探的心思,各自在宫室里暗自揣测。
数日后,张氏获罪的细枝末节才渐渐透出风声。原来那夜张氏竟在龙榻之上,对近年来皇嗣接连夭折之事大放厥词。不仅公然指责皇后统御六宫不力,致使大格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