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七百年档案,仙神传说。(6/15)
汇报。
“赵主任,有人想要见你。”
“求情者、撤稿者、让我编假新闻糊弄的,一概不见、让他回去。”
赵宏有些不耐烦说道。这份工作本来就是得罪人的,年轻气盛,唯有一身硬骨头。
“他在洛阳,不在门外。”
“谁让我去洛阳?”
“此人是最后一个爵位河洛侯拥有者、地质之父、历史学者、中原博物馆馆长、祝鸿韬阁下。”
“嗯?”
听到此人名号,赵宏面色一凛。
此人并非高官,也不是首富,而是闻名海内外的大宗师,此人永久解决了黄河水患、参与各大工程建设、建立地质学科、发现多个矿产,乃是相关学科的奠基人。
同时在历史学科之上颇有建树,门下弟子遍布天下。
祝鸿韬还是个商业奇才,年轻时购买了许多土地,晚年将所有土地卖掉,赚了几十亿,这些钱没有用来享乐,而是建立多个扶危救困的公益基金。
更重要的是,此人是赵宏师父的师祖。
赵宏登上最近航班,一路飞往洛阳城。
千年古都洛阳,现代与古典交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碧空之下,乃是一座琳琅宝塔。
此乃玉皇宝塔,宋太祖赵匡胤所建的建筑。
玉皇宝塔后方耸立一座宏伟博物馆,上书:中原博物馆。
此时正值闭馆日,专车从后门进入展览厅。
陶瓷地板光滑,展厅光芒昏暗。
鞋子踏在地上,发出清澈响声。
赵宏孤身一人,前往展厅深处。
古宋国的文武、南朝的佛像、北朝的刀剑甲胄、东晋的王凝之青山帖。
无一不是国之重宝。
身处此地,仿佛时空倒流,阴阳逆流,沧桑古老气息,扑面而来。
展厅中央有个人影。
此人身形瘦削,白色长发,穿着古代书生衣裳,望着最中央的展台。
此展台有一柄寒光闪闪的宝剑。
赵宏被此剑吸引了目光。
无论见过多少次,依然被这把剑的锋利及其所蕴含的历史底蕴而震惊。
此剑据传乃汉代皇帝佩剑,历经张角、曹操、司马炎、祖逖、宋武帝刘裕、江左名士梁山伯、梁武帝梁衍、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
一代代传承下来,名声不亚于失传的和氏璧,甚至重要性远超和氏璧,被西洋、中洲、蓬莱诸国当做精神图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