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来自小婶娘的美意(7/16)
辣的红油。之后就是淋上一些颇为金贵的酱油。拌好之后一嗦,酸辣爽口,实在是神仙不换的滋味。
只可惜,这种红油是用茱萸煎出来的,其辛辣味与辣椒相比,着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不过即便如此,田梦蝶与杨平安都吃得连连哈气,辣出来的汗水,让那闷在身体中的湿气,仿佛也随之散去不少。
接着又要了一碗用凉粉籽搓出来的浆水制作的冰粉,一直镇在井水中呈现如淡黄色宛如水般清彻透明的冰粉,那种凉飕飕的感觉,伴着那红糖与碎果脯带来的甜味,很快就缓减了那口中的辛辣感受,同样也让人幸福感满满。
“还是罗大婶这里的凉拌粉吃起来最痛快。特别是一碗又酸又辣的凉拌粉之后再来上一碗冰粉,实在是舒服。”
就在这个时候,有位顾客在那里抱怨咸味不够,罗大婶又提着那酱油瓶,亲自给顾客又淋上了一些,又将酱油瓶给藏回了柜中。
这样的举动,落到了田梦蝶的眼中,亦是惹得她一声轻叹。
“还是播州这边好,不但有盐,连酱油都有,不像那些苗寨,莫说酱油,便是盐,一年到头来,怕都难吃上几回。”
田梦蝶这话,杨平安亦是陷入了沉默,缺盐,对于脚下这片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土地上的老百姓,简直就是常事。
自古以来,制盐大体有三种方式:海盐、池盐与井盐。两淮与山东煮海为盐,无盐缺之忧。
山西一带,有盐池可供百姓,四川更是千百年来,一直都以凿井煮盐。
如果一个地方交通更利,虽然不产盐,自然也可以从外地运盐来。
可是偏偏贵州山地崎岖,困难重重,与外界的交通极其不便,通往外省的道路也都艰险难行。
省内的城市的食盐尚能保证,可是那些偏远之地,又或者是生长于偏远之地的那各族,想要获得一块杂质极多的岩盐,那都是极为难得的。
只能想方设法,以各种味道来刺激唾液分泌佐餐下饭。所以在这里,无盐制作的酸菜,还有那种有着辛辣味的茱萸油,对于当地人而言,都是最好的佐餐佳品。
看到田梦蝶那双动人的水杏大眼中透出来的无奈,杨平安亦是有些沉默,似乎这一刻,才意识到他与这个时代的这片土地过于疏离。第2/2页)
杨平安听得此言,下意识问道。
“小婶娘,不知何时启程?如今我伤已大好,也该早日归学,毕竟距离院试的时间已经很近了。”
坐在田雌凤身边的田梦蝶不禁一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