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曹操、刘备两雄之命运,竟悉数系于李翊之一言一语(1/10)
其实,除了曹操有些打不下去了之外,刘备坚持到现在,也感到十分疲惫。
不单单是身心疲惫,而是徐州这几年的积累的钱粮几乎被损耗殆尽。
同时,战争带来的一系列人事任免问题,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都令刘备烦躁不已。
但当听完李翊的分析之后,刘备豁然开朗。
本来咱河南正面就干不赢人河北,现在好不容易坚持了这么久。
一旦曹刘不坚持下去,撤兵了,那军营内士气立马就会崩溃。
社会舆论也将一边倒的倾向于袁绍。
原本此时还在观望的危机也都会集中在一起爆发。
所以,
曹操、刘备根本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两人在坚定完信念之后,纷纷问李翊:
“谁人可往劫粮?”
“即遣徐晃可也!”
李翊对答。
曹操一颔首,接着补充道:
“吾更命于禁辅之,共往劫粮。”
李翊又对刘备说道:
“须也得派重兵看护好我军粮道,勿使绍兵来犯。”
因为曹操这边基本上已经断绝粮草了,刘备这边是主要输入来源。
所以李翊只吩咐刘备要派重兵守候。
刘备从善如流,命张辽、许褚引兵两千,亲自护送粮草至官渡。
……
时值公元200年,九月秋。
曹营于禁,刘营徐晃各领军士千人,去劫袁绍运往官渡前线的粮车。
至官渡以北三十里,一处密林之中。
徐晃、于禁各率精兵五百,伏于林内。
日近黄昏,残阳如血。
徐晃伏于一处高岗之上,远眺官道。
只见袁绍的运粮车队蜿蜒如长蛇,车马辚辚,旌旗招展。
护卫军约莫三千余人,皆披坚执锐,戒备森严。
徐晃蹙起眼眸,抚须沉吟:
“袁军虽众,然行军疲惫,军士散漫。”
“今将至官渡,更生懈怠之意。”
“我军以逸待劳,可击也!”
遂唤于禁前来,共议劫粮之事。
于禁走来,低声在徐晃耳边说道:
“我率两百骑兵,伏于道左。”
“只待令下,便出来接应将军。”
徐晃大喜,曰:
“善!我亲率部众伏于右林中,君可多备火把、硫磺。”
天色渐暗,袁军运粮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