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联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见长子,李子玉荣归故里(1/10)
贾诩一语道破李翊的心事。
李翊眉头蹙起,佩服之余,也不由感慨道:
“先生慧眼,洞若观火。”
“眼下官渡之围虽解,然危机却并未解除。”
官渡之战,本质上只是一场保卫战。
它的胜利,也仅仅只是意味着暂时打退了袁绍而已。
袁绍的大军虽然溃败了,但就如同沮授说的那句话一般,
——“父母、兄弟俱悬命于袁氏。”
袁氏势力庞大,树大根深。
这些溃散的袁军将士,是离不开袁绍的。
只要他们还活着,早晚会回到袁绍的身边。
如此一来,袁绍很快又能组建出一支新的大军。
所以说,不把袁绍的这支主力歼灭了。
那天下形势永远都是,北攻南守,河北强,河南弱。
“君既知我所愁之事,愿即教我以良策。”
李翊现在踌躇难决的点,便是到底是马上乘胜追击,灭了袁绍的主力。
还是先暂时撤兵,休养生息,等到明年开春再与袁绍决战。
马上追击,胜率肯定会更高,但将士们已经憋了太久了。
大伙儿都盼着回去领赏,跟父母妻儿团聚,要是告诉他们还要接着打。
必会使得人心躁动不宁,甚至有可能引起兵变。
如果暂时撤兵回去,好处也显而易见。
既可以抚定军心,也能使得疲敝的河南之地得到休整。
等拖到明年再战,粮草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但坏处就是,给了袁绍喘息的机会。
虽然袁绍不至于马上恢复到巅峰期的实力,但无疑会给之后的决战增加难度。
现在,李翊还没能做好决定,只得征询贾诩的意见。
“……呵呵。”
贾诩抚须一笑,并未明确告诉李翊该怎么做。
只是自顾自地感慨道:
“袁本初一时之杰,得收英雄之谋,假士民之力。”
“东苞巨海之实,西举全晋之地。”
“南阻白渠黄河,北有劲弓胡马。”
“地方二千里,众数十万,可谓威矣。”
“当此之时,无敌于天下,视霸王易于覆手。”
“如此雄杰,亦败于君侯之手。”
“君侯尚问我该何时战定乎?”
贾诩的性格就是这样,你问我意见,我只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教你做事。
用不用是你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