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庞统: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1/10)
公元201年,夏。
冀州,邺城。
自仓亭一败之后,袁绍带着残兵败将回到了邺地。
回去之后,袁绍便一病不起,不能理政。
袁神之所以称为袁神,是因为他的容错率太高了。
河南在与他交战时,须要小心翼翼,不敢犯错。
而袁绍整场战役下来,可谓昏招频出。
最终官渡和仓亭两仗下来,足足丢失了十几万部队。
以军事实力而言,袁绍现在已经是半身不遂了。
要想重建一支战前那样可以扫平天下的军队,至少需要七、八年的时间。
但袁绍年龄也到了,精力更是不如以前,如何能再等个七、八年?
袁绍对河北的未来也感到十分迷茫。
兼之兵败,心力受损,袁绍病体日渐沉重。
不单单不理州内郡务,就连南方事务也不加理会了。
时诸子之中,唯有袁尚在袁绍身侧侍奉。
故河北诸臣,皆拥戴袁尚代理河北事务。
袁尚度数弘广,能得人死力。
今父亲病重,不能理事,河北之地俱由他断。
真可谓风光一时无两。
然袁尚已知,他的两个兄弟尚在外州,父亲虽是“太上皇”,但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
河北之事,依然是袁绍来决断。
袁尚遂一面遣医者,密切关注袁绍病体,一面又欲新建功勋。
趁着大权在握之时,赚足威望,好在袁绍死后,自己能够更加顺利的继承大位。
至于如何建立威望,那当然是挽救河北的颓势,将河北人从战败的阴影中拉出来。
袁尚遂聚诸臣商议进兵事宜。
审配谏曰:
“目今新败,并无战意。”
“公子不宜大动干戈。”
“曹刘所以合力者,惧我河北强势耳。”
“今袁公败绩,河北再难威胁河南,料曹刘同盟必不能稳固。”
“可先使人交好其中一家,然后专攻另一家。”
“此为上策。”
袁尚对审配的建议深以为然,如今的河北已经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同时单挑两大势力了。
不过河北实力的削弱,也间接会使河南的同盟产生分裂。
毕竟在没有共同的强敌威胁下,盟友便是那个最强敌。
“刘备与吾袁家有亲,不妨先使人交好刘备。”
“我再遣兵,攻打曹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