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季 原是故人(2/3)
面次数也多,曾发生过多次争执,抢贡品,抢首饰,抢布料,抢奴仆,每每落下风的都是她,妥妥的童年阴影。
这样的人,她希望一辈子都别再遇见才好。
谁能想到,世界那么大,大梁亡国八年,京城与淮安相距两千余里,她们居然能在多年后,住进同一片贫民窟,还离得这么近!简直就是冤孽!
“此地不宜久留,过几个月,咱们换个落脚处吧。”一开始选贫民窟居住,一来是银钱不凑手,二来是觉得鱼龙混杂之地便于隐藏。
再住下去,弊大于利。
“嗯,县廨后身的卖渔巷不错,宅子不大,环境清净。过完节我就去看看。”薛丛理盘算了下积蓄,点头应下。
今年中秋的天气晴好,明月高悬在空中,比点了灯烛还亮,薛衔捧着块月饼吃得满脸是渣。三人围坐赏月,薛丛理兴致起了,还即兴赋诗一首。
好心情一直持续到深夜,被急促的敲门声打断:“走水了,走水了,大家快逃啊!”
远处,有火光冲天,空气中弥漫着烟尘气息,附近越来越嘈杂。
李闻溪连忙穿衣起身,见薛丛理钻进床下拿出个布袋贴身装好,这才抱起薛衔,喊她一起跑。
自家这破衣烂衫,锅碗瓢盆虽然都是花钱买来的,到底没有命重要,谁也没想过再收拾其他东西,挤在人群里奔出了宅子。
贫民窟的房子,多是泥坯与木板搭制,易燃得很,这么一会儿功夫,火光又明亮几分,众人狼奔彘突,间或传出几声孩子尖利的哭声与大人的叫骂,忙乱非常。
等大多数人都撤离到了安全地带,青壮才反应过来,忙拿了工具,去附近的河边取水,开始救火。
幸得淮安是座水城,府内大大小小的河流遍布,众人齐心协力,在官府派来人手后,进展更快,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明火终于扑灭。
保住了家园的百姓喜笑颜开,回去各自收拾,十几间被大火焚毁的房子主人则跪在废墟前欲哭无泪。
家里几辈子的落脚地没了,他们也没有能力花钱再盖两间,以后可怎么活?
“火是从陈山家着起来的,我看得清清楚楚,得找他赔钱!”
“对,找陈山,我新买的被褥,还没盖呢,全烧没了。”
“咱们一块儿去!不信他敢不赔!”
“千万别让他跑了,他上次在主家犯事,不知道被发卖去了什么地方,跑了咱们上哪找去。”
三十几个苦主浩浩荡荡往陈山家走去。
陈山家确实是起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