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三晋大地上没有贪生怕死的废物(4/15)
家中亲人,遭遇日军惨无人道的屠杀。
都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
对日本人的恨意达到了极点。
这些百姓除了送孩子参军之外。
还从家中带来许多吃食,富裕些的就装了一筐鸡蛋,贫困一点的就带了几把菜叶。
反正就又没有人是空手来的。
百姓手中的这些吃的,并不是送给马上就要参军打鬼子的家属。
而是直接送给了414团。
战乱年代,当兵成了饿不死的最好办法。
虽说危险了些,但不愁吃不愁穿。
对于百姓们的好意,王奉实在不忍心驳回,于是全部收下。
并每家每户都登记好,日后好来偿还。第2/2页)
毕竟414团进驻该村后,借用了大片的民用房屋,现在这么一走,百姓肯定不会同意。
但结果却并不是他所想的那样。
“军爷,俺家这两个儿子,想要跟你们一起去打鬼子!”
“掌柜的在县城里被日本鬼子杀了,让俺儿子跟着您去当兵吧,让他杀鬼子给他爹报仇!”
“俺跪下求您了!”
“军爷……”
听着百姓此起彼伏的呜咽声,王奉跳下马,快步走上前。
原本聚拢在一起的人群,自觉让出一条道路。
“军爷……”
看到王奉走来,人群中的百姓嘴唇微张,但不再敢继续说话。
妇人们面露惧色,不敢再上前一步。
战乱年代,社会动荡不安,普通老百姓对军人都十分畏惧。
天大地大,枪杆子最大。
一身军装,就意味着有随时取人性命的能力。
军阀混战时期。
不少兵痞仗着自己手里的枪,每打下一个地方,必有奸淫妇女之事发生。
残暴,劫掠,在百姓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王奉走上前。
日军在攻占天镇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此时他略有耳闻,因为不是封城杀戮,有不少人跑了出来,四散到各个村落。
“赵方远。”
“到!”
“把花名册拿出来,哪家哪户的青壮汉子想要从军,都记录下来。”
“属下明白!”
一听此话,在场的百姓们纷纷露出笑容。
即便是晋绥军,在山西当地也横行霸道惯了。
哪像眼前这支部队。
进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