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伍 中孚 净碳论坛(2/25)
。而画面中,它就那样的被放在白布上,那么它在常温下、在空气中,就是稳定的呀。台下惊呼声此起彼伏,无论是否具有量产能力,起码龙腾共和国做到了他们还没有做到的地步。
“需要强调的是,它们是在宏观方式下生产出来的,并不是通过稳态塑料的六种工艺之一生产出来的。这是其中最大的一块,我们用较小的产品实验,它们的密度都在三点九至四点二之间,恰是金刚石的六分之七;它们的硬度都在九点二至十点六之间,与金刚石相当,电导率都在六点三至六点八之间,也与石墨相当。这是显而易见的。在不考虑自由电子的情况下,其它电子的共价情况与金刚石无异,氮原子之间的距离与金刚石及石墨中碳原子之间的距离,理论上就应该是近似相等的。”台下终于再次响起了掌声。
“用什么来形容我们的这个成果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理清另一个问题。可能在座的各位很多人都会想到,无论是否杂化,原子的外层只能有四个电子轨道并最多容纳八个电子,单从单个氮原子这个方面考虑,一个电子跃迁出来成为自由电子,仿佛没有问题。而已经依托SP3杂化形成网络中的那些自由电子,难道不是一个大派键中的电子吗?回答正确,它们真的是。这也就是为什么这种物质的电导率与石墨接近,而不是与镁接近了。再想,这些原子在没有彼此结合前,那个自由电子真的是自由电子而不是一个2P电子吗?可惜,不确定性。正如电子云一样,微观下,无法观察,无法测量,无法验证。”台下此时唏嘘不已。虽然冉菁耘没有明示,但自由电子形成了派键,便说明氮原子的最外层已经有了第五个电子轨道,这……一个幽灵从经典化学大厦的废墟中爬了出来,这难道又会是一场‘量子物理’横空出世?
“无论多么难以置信,原子晶体氮单质,确实出现了。在人类可观测的宇宙范围内,在宇宙诞生后的一百三十八亿年,首次出现了。那么,用什么来形容我们的这个成果呢?我觉得,和这次论坛的主题相同,那就是‘灵气’。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它或许可以替代构成生命基础的物质,这难道不是说,我们赋予了它们‘灵气’;甚至可以说,我们创造了‘灵气’吗?只要我们控制了任何元素的外层电子,它们便可以具有灵性,便会依我们的意图任意合成。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开始尝试基于SP2杂化方式的,每个氮原子提供两个自由电子的类似石墨形态的氮,以及没有自由电子的无限扩展的六边形形态的单片原子晶体氮。当然,这些都只是理论验证。毕竟,氮的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