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老太“蹬鼻子上脸”,全家“鸡犬升天”?!(3/13)
分信任:“哦,那好那好!我就说嘛,你们手艺这么好,挣的是辛苦钱,哪能是那啥投机倒把!”
赵淑芬心里乐开了花,瞧瞧,这危机变广告,效果杠杠的。“您擎好吧,保证修得跟新的一样,明儿个您过来拿就成。”赵淑芬三下五除二诊断完,报了价。
送走顾客,赵淑芬端起搪瓷缸子喝了口水,眼神更亮了。
门面、钱、货源……一步都不能错。
她可不只想当个小富即安的万元户,这改革开放的浪潮来了,她得带着全家都冲到浪尖上去!
“大刚!”她突然喊了一声。
“哎,妈?”赵大刚正拧螺丝呢,吓一跳。
“明天去家属院门口贴个红纸告示,就说咱铺子要扩大经营,招几个学徒工,手脚麻利的优先,管吃住,工钱面谈!”
第二天一早,家属院大门口那张红纸告示,像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哎哟,老赵家要招工了?”
“不是吧?他们那小铺子还招人?”
“听说是生意好得不得了,一天挣老多钱!”
“哼,啥挣得多,我看就是瞎折腾,早晚得出事!”
各种议论、猜测、嘲讽声此起彼伏。
老邻居王大妈路过,看到告示,撇撇嘴,不屑地哼了一声,快步走了。
但也有不少年轻人的眼睛亮了。
厂里效益不好,正式工名额少,在家待业又没啥出路,老赵家这电器铺子,听说真能挣钱,而且学门手艺总不是坏事。
告示贴出去没多久,就有人小心翼翼地过来询问。
赵大刚按照母亲的吩咐,热情地介绍情况,并约好时间让赵淑芬亲自面试。
面试那天,小小的铺子里挤满了人。
赵淑芬坐在小板凳上,一个个问着。第2/2页)
“我自有我的办法。”赵淑芬摆摆手,没多解释。她当然知道个人贷款不容易,但总有办法,工商所的态度不就是个信号?
她站起来,拍拍手上的灰。“行了,都别傻站着,赶紧干活。这几天多挣点,到时候进货手头也宽裕些。”
赵大刚和李娟看着老娘转身就去招呼新进来的顾客,心里头那个滋味啊,五味杂陈。
害怕是害怕,可老娘那股谁也挡不住的劲儿,加上前面几次神准的“预言”,又让他们觉得,没准……这次老娘又是对的。
李娟扯了扯赵大刚沾着油污的工装袖子,压低嗓门儿,眼睛瞪得溜圆。“大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