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回:董卓覆灭风云动荡,汉室再陷危局(2/4)
一看,无不惊骇:原来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侍中蔡邕。王允叱责说:“董卓是逆贼,如今被诛杀,这是国家的大幸。你身为汉朝臣子,却不为国家庆贺,反而为贼哭泣,这是为什么?”蔡邕认罪说:“我虽然没有才能,也知道大义,怎么会背叛国家而向着董卓呢?只是因为一时受到他的知遇之恩,不自觉地为他哭了一场,自己知道罪大。希望您能原谅我:倘若能对我施以黥刑、砍掉双脚,让我继续完成汉史,来赎我的罪过,那就是我的万幸了。”众官爱惜蔡邕的才华,都极力营救他。太傅马日磾也私下对王允说:“伯喈是旷世奇才,如果让他继续完成汉史,实在是一件盛事。而且他的孝行一向显著,如果仓促杀了他,恐怕会失去人心。”王允说:“昔日汉武帝不杀司马迁,后来让他作史,结果导致诽谤之书流传后世。如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能让奸佞之臣在幼主身边执笔,使我们遭受他的诽谤议论。”马日磾无言而退,私下对众官说:“王允恐怕要断子绝孙了吧!善人,是国家的纲纪;著史,是国家的典章。毁灭纲纪,废弃典章,怎么能长久呢?”当时王允不听马日磾的话,命令把蔡邕关进狱中绞死。一时间,士大夫们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之流泪。后人评论蔡邕哭董卓,固然不对;王允杀他,也太过分了。有诗感叹道:“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
且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逃到陕西,派人到长安上表请求赦免。王允说:“董卓的跋扈,都是这四个人帮助的结果;如今即使大赦天下,唯独不能赦免这四个人。”使者回去报告李傕。李傕说:“请求赦免不成,我们各自逃命吧。”谋士贾诩说:“诸位如果抛弃军队单独行动,那么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引诱召集陕西人以及本部军马,杀进长安为董卓报仇。如果事情成功,就尊奉朝廷来匡正天下;如果不能取胜,再逃走也不迟。”李傕等人觉得他说得对,于是在西凉州散布流言说:“王允打算杀光这里的人!”众人都惊恐不安。他们又扬言说:“白白送死没有好处,能跟我一起吗造1反?”众人都愿意跟随。于是聚集了十多万人,分成四路,杀向长安。路上遇到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率领五千人马,正要去为丈人报仇,李傕便与他合兵,让他作为先锋。四人陆续进发。
王允得知西凉兵来了,与吕布商议。吕布说:“司徒放心。这些鼠辈,何足挂齿!”于是率领李肃出兵迎敌。李肃当先迎战,正好与牛辅相遇,双方大战一场。牛辅抵挡不住,败阵而逃。没想到当夜二更,牛辅趁李肃不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