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回:陈琳檄文讨曹(2/5)
不休,袁绍犹豫不决。忽然许攸、荀谌从外面进来。袁绍说:“这二人见识不凡,且看他们如何主张。”二人行礼完毕,袁绍说:“郑尚书来信,让我起兵帮助刘备,攻打曹操。是起兵好,还是不起兵好?”二人齐声回答:“明公以多胜少,以强攻弱,讨伐汉贼以扶持王室,应当起兵。”袁绍说:“二位的见解,正合我意。”便开始商议兴兵之事。先让孙乾回去回复郑玄,并通知刘备准备接应;一面任命审配、逢纪为统军,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军,出动骑兵十五万,步兵十五万,共计精兵三十万,向黎阳进发。分派已定,郭图进言说:“以明公的大义讨伐曹操,必须历数曹操的恶行,传布檄文到各郡,声讨他的罪行,这样才名正言顺。”袁绍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命令书记陈琳起草檄文。
陈琳字孔璋,向来有才名;灵帝时担任主簿,因劝谏何进未被听从,又遭遇董卓之乱,避难到冀州,袁绍任用他为记室。当下陈琳领命起草檄文,提笔一挥而就。檄文内容如下:
我听闻圣明的君主在面临危难时谋划应对之策,以掌控局势变化;忠诚的臣子在考虑艰难处境时树立权威,以挽救危局。因此,先有非同寻常的人,然后才有非同寻常的事;有了非同寻常的事,才能建立非同寻常的功勋。而所谓非同寻常,本就不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从前,秦朝君主软弱,赵高把持权柄,专断朝政,作威作福,一切皆由自己决定;当时的人受到胁迫,不敢直言;最终导致望夷宫之变,秦朝祖宗的基业被毁灭,遭受的耻辱至今仍在,永远成为世人的鉴戒。到了吕后末年,吕产、吕禄专权,在内兼领南、北二军,在外统领赵、梁之地;擅自决断国家大事,在宫廷禁地处理政务;以下犯上,颠倒尊卑,致使天下人寒心。于是绛侯周勃、朱虚侯刘章奋起兴兵,诛杀叛逆,尊立汉文帝,因此能使王道兴隆,光辉显耀:这就是大臣树立权威的明证。
司空曹操:他的祖父中常侍曹腾,与左悺、徐璜一同为非作歹,贪婪放纵,伤风败俗,残害百姓;他的父亲曹嵩,通过乞讨被收养,凭借贿赂谋取官位,用金银珠宝贿赂权贵,窃取三公之位,颠覆国家重器。曹操是宦官的遗丑,原本就没有美好的品德,狡猾凶狠,喜好祸乱。
我袁绍幕府统领雄师,扫除凶逆;接着遭遇董卓,他侵犯官职,残害国家。于是我提剑击鼓,在东方发布命令,收罗英雄,不计较他们的缺点而加以任用;因此与曹操共同谋划,授予他部分军队,认为他有鹰犬之才,可供驱使。然而曹操却愚蠢轻佻,谋略短浅,轻易进军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