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皇后去安排”(3/7)
贵妃仪驾与仪仗的规格数目区别都位列考卷。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些题目都需要极精准的记忆和对数字的敏感度。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这一考,当真考哭了一片。众秀女深觉贵妃就是为难我们,要是考过了才能出储秀宫的门,我们这辈子都要老死在储秀宫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金花们都哭成了泪花。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宫规都学不明白,可见心性浮躁!”这些题目在后宫女子们看来是难为人,但在皇上看来,只要是书上有的,就是基础题。宫里固然有下人,但要是做主子的自己心里没谱,被下人忽悠了岂不是都不知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当年他们做皇子的时候,每年新岁向康熙帝磕头,都要穿整套亲王服制,奉上各府礼单,一应物件当然由下人们准备,但自己也要再留心检查数遍。万一夹杂一二僭越的物品,那是死都没地儿死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瞧瞧这些卷子上,偶有一年的三十八种祭祀菜肴答不出就算了,连坤宁宫大祭的宫妃次序都答不对的新人居然也不少——祭祀从来是最要紧而马虎不得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依着雍正帝的心思,这也就是群秀女,被留牌子入了宫只能一辈子吃他的粮米。要是朝上的官员,就该免了官撵回家去吃自己。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南窗下,皇后连忙挑出其中一张考卷,推给皇上看以求他消火“万岁爷也要体谅,姑娘家读书本就少些,尤其是有些秀女只是寻常旗人家出身,能说满汉两语就不错了,看成文的宫规估计都看不懂,怎么经得住贵妃这样考?这不,也有出身满洲大族的姑娘答得很是不错,您瞧瞧这信贵人的题卷。”
&nbp;&nbp;&nbp;&nbp;&nbp;&nb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