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登基(3/5)
,这是授玺礼成为“皇帝即位”两阶段之一的重要原因。
其次,“皇帝即位”另一重要阶段是读策文,即策命新皇帝。刘病已还依稀记得《后汉书·安帝纪》表述得非常明确:策文首先歌颂先帝,然后介绍安帝即位的血缘合法性。在此基础上,又赞扬了安帝的德行,这是安帝即位的合理性.最后是对安帝的劝勉,想必当自己登基的时候,读策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当读策文与授玺礼这两个流程完成之后,便是下一个重要环节了:进谒宗庙。
大汉皇帝即位与宗庙有密切关系,大汉皇帝的即位仪式都是在宗庙举行,新皇帝即位必须谒庙,谒庙成为“皇帝即位”必须履行的程序之一。
大汉皇帝即位后都要谒高庙,成为即位礼仪的重要程序之一,甚至没有实现谒庙就不能成为真正的皇帝,这一点在昌邑王刘贺被废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因为刘贺没有去宗庙进谒,所以导致其被废的过程中,文武大臣几乎没有人为其鸣冤叫屈。
光禄大夫丙吉就曾告诉刘病已,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废黜刘贺的一个重要理由,便是:“宗庙重于君,陛下未见命高庙,不可以承天序,奉祖宗庙,子万姓,当废!”
大汉把宗庙置以崇高的位置,既有传统的影响,又与时代精神密不可分。刘病已知道大汉以“孝”治天下,尊祖敬宗是整个社会推崇的风尚,皇室也不例外。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皇帝自然要成为万众的楷模与表率,以实现他们“其身正,不令而行”的统治意图,更何况当时的人把天子的孝与天子的德治看成是二位一体的呢。对于刘病已来说,这就好像是后世的政~治家作秀一般,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必要过程。
在宗庙即位或即位后谒庙更有其深刻的象征意义,新君即位礼在宗庙举行或即位后谒庙是对其祖先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权力的继承。这一点是刘病已最为看重的,到时候自己可以凭借进谒宗庙宣誓自己的身份,承接孝武皇帝的政~治遗产,这也是自己对抗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一个重要“武器”。
在未央宫麒麟殿居住的时间里,刘病已每日的功课便是熟悉大汉各项典籍,以及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