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九曜玄黄(1/3)
萧禹一步上前,如同牵一发而动全身,残尸上的怨气骤然开始膨胀,勃发的怨气化作肿胀的手掌,没有任何技巧,就这样直直地轰杀过来!
但那也是金丹层次的一击。
萧禹脚下步伐玄奥一错,身形骤然止住前冲之势,反而如风中柳絮般向后飘飞,那浓郁的怨气如恶龙般从办公室内冲出,而萧禹背后,启灵幡正在张开。
起!!
幡身涌出的森森黑气瞬间暴涨,那些由废弃轮椅、输液架、垃圾杂物构成的简陋阵纹在这一刻被完全激活!
溯生归元,浓郁的鬼气被阵法转化,层层削弱。但那毕竟是金丹层次,甚至隐隐更高的力量在推动,虽然毫无章法,但其中蕴含的蛮力却恐怖至极!
当这股力量从阵中狂猛冲出,萧禹却轻松下来。
差不多了。
布阵果然有用,浓郁的鬼气,已经下降到一个让足够足够凭借自己的炼气修为来应对的地步。
那鬼气如同被礁石打碎的浪潮,在破阵而出后炸裂四散开来,像是一场暴雨那样席卷。但萧禹却只是轻盈地腾跃而起,舒展着身体,身姿一如飞鸟般自由,竟是不可思议地从从密集的“暴雨”中穿过。
这并非是大乘的手段,而是更古老的东西,是千百年前凡人们修为境界桎梏于金丹时,锤炼出来的武道。
心眼。
想要修成心眼,必先练就极敏锐准确的“听劲“功力,透过身体四肢甚至任何部位的接触,感应敌人运劲的力度与方向,如此方能将之消卸,甚至借用反馈对手,令对方进退不得,越用力则越被操控。
凡人拳法上的“听劲“,仗赖身体皮肤的触感,本来已经甚难,将听劲深入到自己的毫感,叫自己的每一根毫毛都仿佛生出独立的感知,更是难上加难。
用现代化的角度来讲,通常修士的“感知”依赖于灵觉属性的发挥,这其实也正是修士一贯的思路,也就是用法力就代替肉眼进行探知,然而萧禹确实在“功法溯源”上下了很大的功法,他曾经走访无数古迹,挖掘那些隐没于历史之中的古老片段,也曾经隐去自身修为,跟随凡人的武馆一招一式去学武……过去的种种积累,就像是被他随意洒在沙滩上的碎金,却在一刻闪亮起来。
不需要依赖法力,萧禹的心眼已然扩散到了一丈之外,空气中的每一缕气流,仿佛都承载着他的知觉,周围的一切都纳入心眼那细致入微的观察之下,然后被加以运用。
比游鱼还要敏锐,比飞鸟还要自由。
这一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