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囚徒困境!尸体!(1/4)
当家属在知道孩子死亡时,情绪会崩溃,崩溃的情绪导致人异常极端。
这种情况下,但凡警方说出‘查到信息’,他们都会十分配合!
但...如果不配合呢?
那便是有蹊跷!
“陈建朱虹两人真有问题!”
陈长春脸色阴沉。
对方或许以为自己伪装挺好,可十余年的刑警经验,陈长春即便没进修过心理学,却早已掌握看微表情的能力!
询问时的眼神呆滞,明显是陷入思考当中!
瞳孔的收缩代表想到什么。
可结果,却声称完全不知......
就连朱虹,对方哭泣的声音都隐隐减小,这些无人在意的微动作,早已将内心表现的一清二楚!
“接下来呢?”
陈长春看向徐良。
“接下来要做什么?”
徐良没急着解释,换了个话题。
“陈队长你听过‘囚徒困境’吗?”
所谓囚徒困境,便是一种心理博弈。
假设你是个罪犯,与另一罪犯被警方逮捕,警方缺乏足够证据定罪,于是将你们隔离审讯,两人无法交流任何信息。
这时,分别告诉你与另一罪犯,供出线索,自身可减刑至一年,如若对方开口,你便被判十年。
由于信息被隔离,你无法得知对方究竟会不会开口出卖。
这时,你就要面临,是主动开口,减刑至一年,还是选择相信对方。
如若信错,那便是十年徒刑!
而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做出什么选择?
这便是所谓囚徒困境。
一种夹杂人性,心理与精神的博弈手段!
而案子......
“警方向他传递出查到当年矛盾,且不说清晰究竟是哪个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开始乱想,开始思考警方是否触及矛盾核心。”
“同时,再补充部分具体信息,如仇杀,七年前等具体线索进行引导,令对方认为警方无限接近证据,却并不挑破!”
徐良解释完便缓缓说道。
举个例子。
在学校没写作业,老师没收却开始查时,老师往往会说:
‘我都知道谁没写作业,识相的自己站出来别让我点名!’
这时,你无法确定老师是否真的知道,你开始如坐针毡。
此时,老师将目光挪到你身上,你会头皮发麻。
再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