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两人共唱《知否知否》(上)(1/6)
暮秋的风卷着细碎的桂花,掠过大乾京城西巷的青石板路。林夏攥着那枚有些磨损的玉佩站在巷口,鼻尖萦绕着甜得发腻的香气,恍惚间竟分不清是眼前的桂香,还是记忆里那缕总飘在李婷发间的味道。
玉佩是十年前李婷送他的生辰礼,玉质不算上乘,却被他摩挲得光滑温润。上面雕刻的海棠花纹路已有些模糊,边角处还有个细小的缺口,那是当年两人在西巷的假山后嬉闹时不小心磕到的,像粒嵌在时光里的沙。
“林姑娘,还不走吗?” 身后传来清脆的女声,林夏回头,看见穿月白色襦裙的女子正抬着素手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鬓发,一枚珍珠步摇在发间轻轻晃动,折射着巷口洒进来的阳光。是李婷,他竟没怎么变,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成熟的韵味,不再是当年那个咋咋呼呼的小丫头了。
两人沿着西巷慢慢前行,脚下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发亮,缝隙里还残留着雨后的湿意。林夏数着掠过的商铺,第三家是曾经的笔墨铺,如今已改成了售卖胭脂水粉的铺子。十年前某个飘着细雨的春日,他和李婷躲在笔墨铺的屋檐下,共执一支毛笔在宣纸上临摹《知否知否》的词牌,雨水顺着李婷的发梢滴在宣纸上,晕开一小片墨渍,像朵悄然绽放的墨梅。
“你还住在西巷?” 李婷突然开口,声音比记忆里轻柔了些。林夏指尖划过玉佩的缺口,瞥见他腰间系着的锦囊,绣着的海棠花栩栩如生,针脚细密,一看便知是精心缝制。
“嗯,祖上传下来的宅子,舍不得搬。” 石板路尽头传来孩童的嬉笑声,林夏望着不远处那棵老槐树,枝繁叶茂,十年过去,它似乎更粗壮了,“你呢?何时回的京城?”
李婷没立刻回答,指尖轻轻捻着锦囊的流苏。巷口说书先生的声音传来,林夏听见他轻声说:“上月,家父调任回京,便一同回来了。”
西湖公园的秋阳透过层叠的银杏叶,在石板路上织出斑驳的网。林夏踩着满地碎金往前走,听见身后传来窸窣响动,回头看见李婷正弯腰捡什么。
“捡这个做什么?” 林夏望着他掌心的银杏果,青涩的果子沾着黏糊糊的汁液。李婷把果子塞进袖袋,指尖在裙摆上蹭了蹭:“小时候你总说这是银杏树的泪珠。”
湖心亭的朱漆柱上爬满了常春藤,风一吹,枯叶就簌簌落在积着薄尘的石桌上。林夏抚过桌面,十年前他们用小刀刻下的 “夏”“婷” 二字已被岁月磨平,只留下浅淡的凹痕,像两道愈合的伤疤。
“还记得吗?那年你偷拿了你母亲的桂花酿,我们躲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