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指责(2/3)
“大家都冷静冷静,冉县令这话确实有道理,需知那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的道理。
你们也莫要强求,若是想试,大可以找冉县令每人拿个几棵去试种嘛。”
眼看这些人已经开始指责起冉县令来,知府大人忙从中劝阻。
“大人,不是我们心急,实在是我们也想让治下的百姓更好。”
“你们的想法我都明白,不过也不能强人所难不是。
冉县令,你觉得我这想法怎么样?”
“大人,你说的方法自然好,若是当地能种出来,下官一定义不容辞地帮忙。”
冉老爹自然不会拒绝,这些人都这么说了,他要是再拒绝,只怕真要被这些人讨伐了。
“不过,下官在管理治下百姓之余,也对定州府各县的一些情况有所耳闻。
其实下官认为,更加因地制宜的方法才是让各县施展自己所长的最好办法。”
“哦,因地制宜,这个词倒是很新鲜,难为冉县令能想到这个词来形容,不如你也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这个词其实是冉老爹从青竹那听来的,这会儿活学活用罢了。
“比如童大人所在的县,听说都是沃野,每年的粮食都要收不少,这粮食可是所有人都需要的。
只要能将粮食运到边关,那边的胡人定然需要,而且咱们这比起更南方的地方来说,还有地理位置的优势。
再比如,马大人所在的县,听说就有不少种棉花的,这棉衣,可是人人都要用的,制成的棉布,那就更有用了。
还有那棉籽,还能用来榨油,虽听说吃多了不好,可是用来点灯也是极好的照明物。”
冉老爹噼里啪啦一顿说,将不少县的特产都给分析了一遍。
那些县令听了,竟然觉得,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我自己也有优势啊!
“这在边关通商,若是由大人带头,咱们将东西都凑在一起运过去。
胡人一看,各色物品皆有,齐全,还能一次**易大宗买卖,说不得还更加喜欢。
即便是胡人不需要的,不代表别的地方也不要,只要仔细打听,想来每一个产业都能发挥他的作用,给治下的百姓带来收获。”
冉老爹说完,心里还有些忐忑,他也不确定这些县令会不会听。
这次来府城,他和青竹以及冉从择等人都商量过,预计到本次的刁难。
所以众人推演了一番,又打听过这些县的情况。
好在他们当日做了准备,今天面对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