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国风天花板(2/7)
此时八位三位专业歌手正围坐在一间隔音效果非常好的房间内。
前方墙面上投影出收到的音乐作品列表。
他们正在一首一首筛选。
很多作品他们只是看了歌词,便直接pass掉了。
歌词写得太没意境了。
deo都懒得听。
连续几天的筛选,三位老师也有些疲惫了。
“董老师,要不我们就采用《青瓷赋》这首作品吧。我觉得这首歌已经非常符合主题了。挑选了这么多,一首比一首差。”陈帆说道。
还剩下几百首歌。
但他已经失去耐心了。
董秋阳道“只有最后三百首了,再坚持一下。”
“我们拿了人家的钱,就得完成自己的工作。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董秋阳年龄最大。
是三人中的老前辈了。
当然也是整个乐坛的老前辈。
国家级歌手。
“话是这么说,”吴艳芳道,“但这后面的作品质量也太拉垮了。先快速扫一遍吧。”
“主办方要是把创作者的名字给出来,我们也能轻松些。”
为了保证筛选的公平性。
主办方给三位老师的邮件中,所有作品的创作人都是被隐去了的。
所以董秋阳等人只能通过一首首的看歌词、试听deo的方式进行筛选。
没有捷径。
“是啊。”陈帆道,“再也没有出现《青瓷赋》这样的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青瓷赋》会不会是许放创作的?”吴艳芳道。
“也有可能是唐长老。最近唐长老写的那首《琵琶行》太火了。歌词时候写得真好。”陈帆道,“只可惜,这个唐长老太神秘了。根本猜不到他的身份。”
董秋阳听到《琵琶行》这首歌也颇为感慨。
他道“我要是能写出这样一首歌歌词,我死都愿意了。”
尽管董秋阳说得有些夸张。
但陈帆、吴艳芳也清楚,《琵琶行》的确很优秀。甚至古诗词界的泰斗级人物墨玉元都公开发言,称《琵琶行》乃千古绝唱。
可见这个唐长老文字功底有多么深厚。
一个写歌词的,
让古诗词界大佬如此赞誉。
三个人讨论了一会儿《琵琶行》,然后继续埋头挑选、鉴赏。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董秋阳摘下老花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