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开业大吉(2/3)
吵吵嚷嚷的人群在开书之后就安静下来,静静的听着惟一和尚说书。
惟一和尚的书自然不用质疑,这一次他专门没用他心通的神通,这是白小幽要求的,目的就是为了试试传音效果怎么样。
事实证明效果不错,只要下面听众不嘈杂,声音还是能清晰的传到门口。
让惟一和尚一直说书肯定不行,白小幽前段时间拜托青莲,让她在西城找点说的不错的说书人,要是有兴趣能在茶楼坐班,有自己的书可以和茶楼分账,要是学的话也能教。
不过白小幽可不准备教他们武侠长篇,教点聊斋这类的鬼故事,也可以教点家长里短的的人情世故,这种段子白小幽肚子里都不少。
类似这种故事,其实应该很多人都能说,只是思维还没打开,再加上射雕实在太火,才让他一家独大,时间长了,说书的种类应该也就越来越多。
听书的都坐住了,但酱卤肉的生意可没闲着,楼下专门化出一小片区域卖酱卤肉。
白小幽还没准备做堂食,地方实在不太够,就在墙上专门开了窗口,上面挂着山神酱卤肉的幌子。
别说,专程为酱卤肉而来的还真不少,毕竟前段时间酱卤肉的名声也不小,再加上这段时间皇子府的味道一直往出飘,馋这一口的人大有人在。
白小幽这一次做的基本上都是猪肉,羊肉一点都没做,主要羊肉的成本实在太高,再加羊肉卤出来还真不一定有猪肉好吃。
要说在这个时代,为什么很少有人吃猪肉?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没有好的香料。
中餐的发展其实一直和香料有关,宋朝之前,吃肉以羊肉为主,要想羊肉好吃,胡椒就是最重要的调料。
从汉代开始,胡椒从西域传入中国,但产量实在太少,胡椒甚至比金子的价格都贵,就连皇帝赏赐最为贵重的都是胡椒,妥妥的硬通货。
就算是现在的大梁,胡椒都是昂贵的存在。
而中国人吃猪,是从宋朝的时候才兴起的。
主要原因是当时宋朝失去了北方,羊肉的产地没了,不得已改换食谱。
其实羊肉在南方也可以养殖,但味道却不如北方的羊肉好吃,膻味更重,远不如西北地区的盐碱地培养出来的羊美味。
再加上宋朝的时候香料的种植越来越多,也就开始研究怎么能让猪肉更加好吃,在那个时候,猪肉才真正的开始走上中国人的餐桌。
白小幽现在卤的猪肉,除了他自己的经验之外,更多的是惟一和尚开的药材,这些药材并不是什么稀罕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