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忽悠(2/3)
泄归泥道:“您只需领大军前往即可,到了平城,魏军自会开城相迎。”
.........
另一边,轲比能营地。
他们这里也收到了平城被魏军攻破的消息,但是轲比能的斥候只探了个大概,至于具体细节就不得而知了。
就在轲比能进退两难之时,魏军的使者却悄然抵达了他的营中。
来人是一个叫胡寻的人,他是上党太守府掾属,是羊发带的随军策士。
其实这差事正常来说应由贾充前来,然而贾充依稀记得几年前在鲜卑人的军中俘虏了蜀汉的丞相府参军一事。
他推测那人定是被轲比能强行扣在了军中,最终落了个客死他乡的结局。
而且上次去上馆城走了一遭,他越来越觉得自己不能总干这种危险的事,于是乎找了个借口推辞了。
夏侯献记得前世读《晋书》的时候看到过这么一段。
说是历史上贾充一直反对伐吴,就算是后来他作了伐吴的统帅依旧干了个啼笑皆非的事。
就在晋军在建邺城下激战正酣时,后方的贾充竟在积极上疏,说是要撤军。
结果后来,司马炎看着案上一份贾充的撤军请求和另一份建邺城攻破的捷报,陷入了沉思.....
夏侯献也没有为难他,好在羊发向他推举了一名义士,此人正是胡寻。
“在下胡寻,见过鲜卑轲比能大人。”
“有话就快点说!”此刻的轲比能心情很不好,他在犹豫是否要先撤出雁门,等到魏国洛阳中军撤了再做下一步打算。
然而胡寻则是不紧不慢地说道:“大人莫急,在下是为和平而来。”
“和平?”轲比能怀疑自己听错了,“你们不都拿下平城,怎么,还能还给我不成?”
胡寻笑道:“也不是不可。”
这话也给轲比能逗笑了,他随即吆喝一声:“来人,把这厮拉出去砍了。”
就在一旁的胡兵正欲动手之时,胡寻赶忙说道:“大人难道真想放弃多年的经营之地?”
轲比能心中一愣。
说实话,他当然不愿回到漠北去游荡。
要知道平城可是作为后世拓跋鲜卑的龙兴之地,而对于此时的鲜卑人来说,此地也是他们好不容易获得的一块能够栖身的家园。
轲比能想了想,让胡寻继续说下去。
胡寻摆了摆袖子,继续道:“我大魏从不赶尽杀绝,只是大人此次实在做得太过分了些,我大魏才不得不出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