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不用也罢(2/3)
“咳!”司马懿差点没呛住,重重地清了清嗓子,随即问道:“陛下说什么了?”
司马昭得意地说道:“陛下说‘太尉公有雄才,天下能与诸葛亮对敌者,唯有太尉公。’”
说完,司马昭看着阿父的眼睛,想要得到一丝肯定。
其实他在跟天子的讲述中,对一些细节做了适当的隐去,而对大都督上兵伐谋的战略做了重点阐述。
不过,看司马懿的表情,似乎并没有欣喜之色。
司马懿喝完汤,把木碗放下,抬头看向司马昭,缓缓道:
“子上,散骑并非清闲之官。文皇帝设立散骑的目的是为了让有才能之人伴天子左右,做到及时规劝天子过失,规范天子言行等顾问之用。”
“既担此重任,子上要多费心思,每日听其言,观其行,必要时可提出有用的建议,帮助天子成长,成就圣王,也是成就你自己。”
司马昭表示受教了,在心中认真琢磨了一阵,道:“儿谨记于心。”
他现在真心觉得,自己通过努力已经得到了阿父的认可,他很开心。
但他不知道的是,司马懿说的这些话,司马懿自己都不信。
当年曹丕之所以设置散骑,目的就是为了快速提拔亲信,即先使充任散骑官、之后擢任显职。
当年,司马孚就作为整个司马家甚至整个士人的嘴替,正气凛然地表示:新王继统,应当擢拔海内英俊,怎能蝇营狗苟,专用亲信旧人!
毕竟当年曹丕提拔的都是诸如卫臻、夏侯尚等亲近故旧嘛。
而到了现在,却没人提这事了。
司马懿原本打算借此机会让长子司马师去镀金的,但现在却被截胡。
一开始局面是,大将军亲信中出了一个贾充,司空府出了一个王广,颍川荀氏出了一个荀顗,自己出一个司马师刚刚好。
谁能想到,你大将军府还能推荐两人呢?
更有趣的是,司马孚看到这个推荐,以为是司马懿的意思,问都没问就给批了。
再观望观望吧。
司马懿观司马昭这孩子心思淳朴,不如就按着这样的方式培养吧,也挺好的。
“去吧。”司马懿摆摆手。
司马昭起身行礼,转身离去。
在他走后不久,司马师回到了此处。
他一进厅堂就将两扇木门拉上,随即走到司马懿身前拜礼后直接入座。
“如何?”司马懿习惯性的问了一句。
其实最近,司马懿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