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陆逊临夏口(2/3)
来讲,这是东吴兵制的一种幸运。
俄顷,孙权叹了一口气,似乎是释怀了。
“罢了,朕既托付大任于他,必当一始而终。”
孙弘点点头,不再多言,拱手退下。
孙权遥望江面,久久不语。
......
说句题外话,吴国的武昌并非今日的武昌。
它实际位于今日的鄂州市,而夏口则是在今日武汉江北的江汉区。
从武昌到夏口直线距离足足有一百五余里,但吴军可以从大江溯江而上,期间不会因为需要歇息而耽误时日,故而即便是在逆风逆流的情况下,也只要半日便能抵达。
这也正是夏口不容有失的原因。
试想,如果魏军占领夏口,打造战船,顺江而下,岂不弹指之间兵临武昌。
半日后,夏口军港。
巨大的楼船在岸边停靠。
丞相陆逊并未披甲,一身儒袍立于船边,抬头仰望着江夏山(今武汉蛇山)。
夏口城便筑于这座山上。
陆逊下令让士兵们暂且不要登陆,自己先前往夏口城巡视城防。
陆抗拿来一件裘袍为父亲披上,他本想劝父亲不必亲自前往,而是由自己代劳,但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恭迎丞相!”
迎着众将的呼声,陆逊在陆抗的搀扶下,缓缓走下甲板。
随后,为首的将军大步上前,恭声拜道:“末将孙胤拜见丞相!”
陆逊回以微笑:“将军有乃父几分神韵。”
这孙胤是吴国大将孙皎次子,其父孙皎曾执掌孙氏精锐,接替程普为夏口督,而后又随吕蒙平定荆州。
孙皎死后,孙胤被封为丹阳侯,继承了父亲的部曲和事业。
“丞相,山路崎岖,通行不易,末将令人备轿送您上山。”
孙胤虽对朝堂之事知之甚少,但见到陆逊这副老态龙钟的模样,不免有些心疼。
“不必了,将军何曾见过被抬着上战场的统帅?”陆逊摆摆手,“备马。”
到了山上的夏口城,陆逊在孙胤的带领下巡视完了城防,这才稍稍放心下来。
随后二人聊起了前线的军情。
其实,在当年曹丕三道伐吴之际,江夏太守文聘便陈兵夏口,迅速占领了江北的大部分区域,尽管最终没能攻占夏口,但着实是一次对当时吴国都城武昌的严重威胁。
孙权迁都建业后,朝臣们曾建议用木栅或铁链封锁沔口水路。
而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