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李佑的大唐 > 第三百三五章 两害相全取其轻

第三百三五章 两害相全取其轻(2/3)

目录
好书推荐: 狗腿子切开是黑的 众星之子 长生从宗门杂役开始 我都建国了,你说我没穿越 我全点了掉宝率 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 锦鲤童养媳:捡了个糙汉忙种田 海贼之终末大将 登月之后 火枪洗明路

不过三代,到了唐朝中后期,官员就开始结党营私,出现了有名的“朋党之争”,官场亦在所难免,随之又有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之弊。种种弊政之下,曾经的大唐盛世日渐衰落,最终坍塌。

为什么会突然变成这样,这事还要从科举制度的变味说起。大家知道,唐朝是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的。在当时,科举制度是一种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它打破了门第界限,给底层士子以上升的渠道。这显然比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要进步得多。

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大批士子通过科举制度被源源不断地选拔上来,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多,政府如何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如果全让他们当官,那官位在哪里?如果不让他们全部当官,那么他们的就业领域何在?去民营企业打工吗?那时候没有民营企业;去外企当白领吗?那时也没有外企。

李世民想出的办法是创办“国学”,大力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这样一方面可解决士子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亦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教育水平,甚至还可“德化四方”,对外国进行“文化输出”。

应该说,李世民的想法并不错,实施之后也收到了效果,“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实为文化盛事,更关键的是,这里面还有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派来的弟子,“国际反响”也很好。可惜的是,唐朝后人并没有沿着李世民的这个思路走下去。

文化教育事业被中断了,但科举考试仍在进行,士子仍在源源不断地涌现,他们的就业渠道只剩下了一条进入官场。

官场接纳就业的能力本来不强,现在变得更加拥挤。恰在此时,武则天要培植自己的势力以打击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于是她就另设机构,安插亲信。

新机构产生,旧机构不取消,这样便开了机构重叠的口子。机构重叠势必冗员增多,冗员增多势必效率低下。更关键的是,重叠的机构和过多的冗员不仅会消耗大量的国家资财,而且极容易引发官员之间的派系争斗。

他们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政治理想和道德操守在攀附和挤兑之中日渐消磨,而奢靡之气却日盛一日。长此以往,官场风气焉能不坏?

李佑以后就要面对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很重要,稍一不慎,李佑也控制不住大唐的覆灭。

看着周传惜,李佑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道“周刺史,不必如此担心本王,这次本王敢住到你们襄州之中,其实也是有依仗的,本王带来了新药,可以治疗疫病的新药。

但是周刺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单骑往天下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血色战场:一个医生的崛起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荒年卖女儿?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执掌天下 醉迷红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