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实际(4/5)
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英国在八零年是通货膨胀率,甚至是一度达到百分之二十二的高度。
而像英国更是在这个时候,甚至一度有了“欧洲病夫”的称呼,这就是撒切尔决定实行改革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桐生铁男说的这个事情,虽然是属于一种各界普遍有所认知的东西,但是桐生武信本人对于这点却并不是多么了解。
这个时候桐生铁男的话,也算是给他填补了很大的一个常识漏洞。
像其实像刚刚桐生铁男所提到的“巴茨克尔主义”,其实他并不了解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存在。
但是根据“凯恩斯主义”在他话里面的出现,他其实就算是大概明白了。
像“凯恩斯主义”其中的要旨就是政府扩大开支,实行财政赤字,用来刺激经济发展。
那么可以说,“巴茨克尔主义”就是利用“凯恩斯主义”的主导之下,国家政府的开支用来支撑国民的整体高福利。
用桐生武信来自后世的眼光来看,可以说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不切实际的存在。
就像后世的欧债危机,就是因为这些国家用着高福利养着整体国民,国民们根本就不再继续愿意工作。
但是在后世西欧国家这么多年的入不敷出之下,这种情况就开始逐渐出现状况,欧债危机也在这个时候出现。
而现在的英国就似乎是有着一部分这样的迹象出现,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失业率剧增等一系列病症出现。
撒切尔夫人的改革,也就是针对这一个情况开始展开,其中对于桐生家族来说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方面,政府选择使用紧缩公共支出、控制货币供应量、大幅度提高存储利率各三个方法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增长。
第二方面,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和压制工会势力,将原本属于国家垄断的领域开放给私人企业,减缩国有企业自身的影响力。
将包括英国航天公司、英国电讯、飞机场都选择将股份出售给私人,水、煤、电等领域都开始允许私人进入。
同时也知道像工会的存在,本来可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可以保护工人的利益。
但是像工会的实力膨胀到一定层次以后,到时候就会开始不断的侵吞企业的利益。
关于这点其实就是可以参考一下,米国的底特律的兴盛与衰败的历史。
底特律就是被工会的肆意妄为之下,一路从全米第四大城市变为人人都想要逃离的魔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