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沈家当年(2/3)
为隔得太远,变数太大,等自己知道,一切也无力回天。
所以现在娘家人丁单薄,男丁只有子于一个侄子。反而沈家因为当时沈老爷押注对了,越发起势。
"小姑不必自责,一切都是命。当时你们都京城,要怪就怪那些黑了心肝的坏人,要不是那些人设套,子于她爹也不至于把几个铺子和房产输了精光,公公给气得病过去。
现在子于能一直读书,也多亏了小姑帮忙。"
于青青本来也是照县于家米铺老板的女儿,嫁到当时在照县有着三个铺子,两个庄子的刘家。当时在大家看来是高嫁,因为刘家最小的女儿嫁给了丰县沈家。沈刘两家老人是生意场伙伴,是订的娃娃亲。
本来两家当初,沈家只比刘家稍好一些。后来沈家当家人,就是小姑的公公,看儿子读书不成事,便大力培养两个孙子,一个做生意,一个读书。
最后沈家二爷直接在上京当了官,沈家的生意在沈家大爷操作下越做越大。
而刘家则因为自己丈夫,中了别人奸计,沾染上了赌博,一年时间竟把家里给败得一干二净。
公公气得当场发病,没多久便去世,丈夫也因为这事,天天喝酒,一次晚上太晚摔在水沟里,等第二天发现时人已经没了。
留下她和婆婆,还有一双儿女,那时子于才五岁,还是不知事年纪,女儿九岁。
后来要不是小姑回来,自己一家都不知道要怎么才能活下来,只是小姑回来时已经是一年后。这么些年来,真的是多亏了小姑。
于青青每每想到,自己人家饿得头晕眼花,去娘家借粮食时,嫂子话里话外的挤兑。周边人当病毒,生怕沾染上自家的样子,眼睛红通通。
今天是小姑生辰的好日子,可不能失态,努力的把思绪平息下来。
"好在子于是个孝顺有出息的,去年已经取了童生试,以后考上举人,也算熬出头。"
"小姑说的的,子于以后一定要多孝顺你姑奶奶。"
"娘,我省得!!"
一边听着两个聊天的刘子于,脸色认真的应了下来。
"小姑,说到子于,侄媳到是有个事想请求你帮看看,他今年也已经十六,之前担心他考试分心,还有就是我们在照县也没遇到合适人家。
到现在一直没有说亲,眼看着年岁也不小,能不能帮看看丰城这边有没有合适人家。先把他亲事定下来,也去了我和他奶一块心病。"
三人分宾客坐的厅堂椅子上,于青青说完有点忐忑的看着沈老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