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台阁风新解(3/4)
如此之快!祝允明和杨循吉耸然动容,他们两人是真正的神童出身,才思敏捷是数一数二的,但自忖即席做首七律,绝对不会比方应物更快!
方应物又仰头饮了一杯旁边美人递过来的酒,摇头晃脑的击案吟道:“钟鼓殷殷曙se分,紫云楼阁尚氤氲。阊阖九重通御气,蓬莱五se护祥云。常年待漏承明署,今ri整冠神武门。岂为久索长安米。只怕朝服忝圣恩!”
满堂惊愕无语,不是因为这首诗作得好。而是因为这首诗太出乎意料了。
谁也没有想象到看似灵巧机敏的方应物居然作出这么一篇东西,内容是京师大臣朝会气象。还顺带有吹捧盛世和颂圣的意思,标准的台阁体。
这大家聊人生聊理想的时候,冒出个充满着公卿腐朽味道的台阁体七律,似乎有点不协调啊。
在这世道,台阁体约等于新闻联播和人民ri报。这种感觉,就像私底下喝酒聊天时,突然有人很一本正经的用新闻联播体和别人谈心,何其怪异!
全明星三人组彼此对视一眼,方应物搞这种名堂。他以为自己是宰辅馆阁大臣么在这夜行乐的宴会上,作出这么一首真是莫名其妙!
和前几天的落花诗简直不是一个人写的,这一定是故意耍他们,这方应物未免太过于目中无人了!三人都如此想道。
“在下就这点志向了!”方应物对别人的怪异表情视而不见,坦然自若的说。
三杨时期,国家步入顶峰,台阁派诗文也进入了鼎盛,成为文坛主流。其内容特点就是鸣盛、鸣治,能配合强盛祥和政治局面唱赞歌。营造太平气象。其文辞雍容冲淡,声调雅正,排斥奇癖险峻。
但到了成化年间,新兴文风却渐渐兴起。更强调个人情趣,台阁体便显得保守而陈腐。台阁与山林,是两种彼此不同的文风。苏州才子们自然是倾向于“山林”的,对台阁体毫无兴趣。
所以祝允明等人一致认为。这是方应物故意为之,就是要刻意标榜与他们不同!
而且方应物自称是商相公学生。大概是因为王鏊、徐有贞等人的因素,方应物对苏州有成见。而商相公久居庙堂高位,诗文也是偏于台阁风的,方应物肯定还故意用台阁体诗词来替老师张目!
既然方应物不要这个面子,弄出这么一首东西,那他们也不会客气!
杨循吉抢先开口,尖酸刻薄的评论道:“此乃胡乱应酬之作,缺少真xing情,充斥升平之音,肤廓冗长,辞藻与旧辞千篇一律,大有空泛之嫌!”
祝允明想了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