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你也不懂?那只好掏资料了(6/16)
沉吟道,总的来说,他觉得这种办法虽然简单,但是也不是没搞头,就是不知道怎么估计带来的好处。
听他这么说起,高振东拿出了另外一叠纸:“这是我闲来无事,自己算的有关翼身融合的一些东西,肖总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参考。”第2/2页)
要是说是试验观测出来的,那就是扯淡了,打死也没人信。
边条翼是典型的漩涡增升手段,能有效提升大迎角升力,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种气动设计,除了大后掠三角翼飞机之外,三代机没用到边条的很少。
看见肖总一脸的喜色,高振东也没忘了提醒:“肖总,有好处就有坏处,边条翼对飞机稳定性是有一定影响的,具体的还要看取舍。”
但是这个影响并没有大到没有电传操纵和放宽静安定度技术就绝对不能用的程度,对于肖总来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迎角升力,是绝对划算的。
这个时候,高兴过后的肖总才反应过来,刚才他说什么来着?这个东西是他自己在计算机上算出来的?真正的最强大脑啊这是。
至于他的随行人员,更是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这人怎么会蹲在十七机部的一个轧钢厂,扯淡么不是。
然后高振东又指了指资料:“这些资料,是计算出来的,还是建议先挑选一些我在上面列举的典型例子做做风洞试验,看看可信度有多高,再往下继续搞。”
其实试验花旗佬早就在二十年后做过了,这话听着好像挺别扭。
至于这个提醒,高振东必须这么说,否则就不够严谨。这个时候,低速风洞和跨超音速风洞我们还是有的,具备风洞试验的条件。
有了这份材料,加上风洞多吹吹,找到一个适合5爷的边条应该还是有一定可能的。
肖总连连点头,这是肯定的,理论计算的东西,不先做做试验,谁也不敢往下走。
不过抛开“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不说,这里面有很多概念性、总结性、陈述性的内容,对他的启发也很大,原来这东西还能这么搞?
值!先别说翼身融合,就这个边条翼,就值回这趟京城之行的票价了,肖总心里乐呵呵的。
想到这里,肖总才想起来,高总工的第一个翼身融合的建议还没说完呢,就被自己打断了。
“高总,你的第一个考虑,我大致听明白了,这个建议的确是对机体结构的变化很小,代价不大,那它的缺陷还有什么?”
“第一个缺陷刚才说过了,机翼安装的密封问题。”
“那个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