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殿试前十,李乾点状元(3/5)
人徇私舞弊,买通考官,在他原本只有五等叉水平的卷子上画一等圈。
考生的殿试名次相较于会试名次会有不到二十名左右的出入,其依据就在这里。
如果你这卷子的评级高,那就往上提一提,如果评级低,那就往下压一压。
而且殿试的评级也是选择殿试前十名的重要依据……
众人忙碌间,秦桧已经率先批完了自己手中的考卷,伸手递了出去,一旁侍立着的宦官急忙俯身将其接过,传到下方的王莽手中。
在秦桧传完卷子之后,陆陆续续也有官员批阅好了手中的考卷,传递给自己下家。
秦桧拿到的则是蔡京递过来的考卷,他似乎没报多大希望,只是随意地看了看,就开始批阅。
只是刚批完几份,他就一怔,望着手中的一份考卷顿了片刻,紧接着不动声色地在考卷上方画了一个圈,随即撇到了一边……
殿试的阅卷虽然大部分都不是那么重要,但还是有那么一点非常重要。
那就是殿试前十名。
殿试成绩分为一甲二甲三甲,其中一甲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只有三个人,所以这三人又被统称为“三鼎甲”。
这三人的待遇是这八百进士中最好的,赐进士及第……或者说,状元的待遇是最好的。
殿试放榜后直接赐状元从六品的官职,而且还是京官……一步就把有些人半辈子的路都走完了。
而一甲的另外两位,探花和榜眼则是正七品的京官官职,比牧守一方的县太爷还要强。
最重要的是,这三个人是立即授予官职,一般状元是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则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这都是真真正正的实职!
而在二甲中,只有二甲第一名,也就是整个殿试的第四名除外,这个名次被称为“传胪”,也有从七品的实职可做。
至于后面的就别想了。
二甲的人数不限,一般在二百到三百人左右,从七品,赐进士出身。
剩下的人都归到三甲里面去,正八品,赐同进士出身。
同进士,意思就是和进士相同,那他究竟是不是进士呢?
反正同进士们说是。
别看二甲和三甲的从七品、正八品听着不错,但也只是听起来好听而已,这都是虚衔,根本没有任何实权,不属于任何衙门,也不干任何事、不管任何人,就只是在那挂着。、
进士说是老虎班,榜下即用……但那是几百年前的盛况了,现在早就不比从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