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危机(5/6)
着脸,猛地把剑杵在地上说道:“散了吧!各归原位。”
众人见李世民心情不佳,连忙应了一声,便匆匆退下了。
自此之后,李世民突然安静了下来,没有再去劝谏李渊,也不去军营操练士兵,整日不是和唐俭、刘弘基等人骑马打猎,放鹰走犬,就是到裴寂庄上与刘文静及一干文士饮酒作诗,一副贵族公子纵情享乐的作派,全然没有了当初的热血锋芒。
堂叔长孙顺德见状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屡次劝谏却都被李世民三言两语搪塞了过去,长孙顺德没有办法,只好请侄女长孙无忧去劝劝李世民。
而让长孙顺德没有想到的是,侄女长孙无忧竟也是一副风清云淡的样子,还反过来劝慰他,反让长孙顺德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拂袖而去也不再劝了。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斩杀了马邑太守王仁恭,竖起了反旗,聚兵上万,自命太守。
说起刘武周这家伙,简直就是个混混,加十足的投机分子。
刘武周出身河间景城的一个大户之家,家境殷实,少年时喜欢交友游猎,可这家伙什么三教九流的朋友都交,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什么人都往家里带,蹭吃蹭喝,一次就是十几二十个,终于老刘家受不了了,就把这个败家玩意儿赶出了家门。
此时的中国北方,经过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血与火的民族融合后,北方不但融合了胡人血统,也接受了胡汉杂糅的文化习气。
汉族的士人风流、胡族的骑射血性、文质礼仪、骠悍骁勇,在隋唐时代完美融合,所以在隋唐时期骑射尚武之风盛行,骑马游猎就像今天的广场舞一般普及,是个大众爱好,稍微有些家底和空闲的人家的子弟,都会骑射,恰巧刘武周这些条件都不缺,再加上游手好闲的毛病,骑马打猎,舞枪弄棒几乎就是他的日常,这也正好铸就了他骁勇的性格和精骑善射的本领。
几经周折,大业十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刘武周应募从军东征,因军功深受名将杨义臣赏识,擢升建校尉,东征还师后,升迁为马邑鹰扬府校尉。
到了马邑,刘武周“**”的老毛病又犯了,不管三教九流,不管良莠他都通通结交,偶尔还有些侠义之举,救济一些贫苦百姓,颇有些及时雨宋江的样子。
正是这些,偶尔为之的小恩小惠,便使刘武周以一个行侠仗义,豪迈多情的好汉形象,骗得了所有人的认同,包括他的顶头上司――马邑太守王仁恭。
同时,刘武周还刻意结交了马邑当地大量的仕绅土豪,名望日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