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不负班超之志(3/10)
诸葛亮出声提醒刘备。
海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万一没有及时送到,前线的征辽将士就得活生生饿死。
所以应当海路为主,陆路运输为辅。
两路齐发,保证前线的粮食供给。
“……善,吾命陈元龙自淮南再发一批粮食到徐州来。”
“届时于徐县、夏丘、睢陵处中转,运往青州。”
“分两批运输,一路出海,一路过黄河走冀州,往北运去辽东。”
刘备大手一挥,批了两拨粮草往辽东去。
他对辽东战事的态度就是,
能不打就不要打,若非打不可,那就往死里打。
所以,为了保证战事的顺利。
刘备予以了李翊尽可能多的支持,亲自提笔写了一道手谕,发给时任青州牧的关羽。
命关羽一面配合麋竺出海运粮,保证运粮工作顺利。
一面又命他见机行事,若有需要,便从东莱出兵,登陆辽东。
与李翊海陆夹击,务必保证平辽战事的顺利进行。
刘备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为李翊平辽战事保驾护航。
一经发令,包括徐州、淮南、青州、冀州、兖州泰山、鲁国等多处州郡。
开足马力,全力生产运作,为平辽战事服务。
……
幽州,辽西。
李翊率一万多人马,正式进入辽东属国。
于渝水处扎营结寨,构筑起防御工事来。
要想打入辽东郡,就得先跨过辽东属国。
而这里,是峭王苏仆延的地盘。
此前李翊征讨三郡乌桓之时,由于阵斩了踏顿,降服了三郡领地内的胡汉之民。
此战不单单震慑了三郡乌桓,更加令当时未及参战的峭王亦大受震撼。
他想着,李翊既收服了辽西郡,就该回冀州去了。
不曾想哨骑探报说,李翊居然要将辽东给一并收复了。
这令苏仆延又惊又怕,一时间踌躇难决。
不知该站中原人这边好,还是站公孙度这边好。
中原实力更加强大,但其人大部分精力都忙于内部战争,而对中原外事务疏于管理。
公孙度虽然弱小,但也只是相较于中原势力。
其在辽东就是东北王,就连苏仆延都得向公孙度纳岁贡。
现在两大强权起了争执,要在他的领地干一仗。
苏仆延对此毫无办法。
如果说他直接作壁上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