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舌尖与故乡(4/6)
他们为了拍这一期,可是蹲守了三天,才蹲到他开门的。
即便这样!
这家火锅店的生意依然火爆到爆炸。
运气不好,排队就得排好几个小时。
许放他们有节目组特权,这才不至于一直苦哈哈等在外面。
“山城又俗称雾都,气候潮湿,为了驱寒去湿,纤夫、农夫等体力劳动者,就地取材,在几块石头上搭成的灶上燃起火来,架起瓦罐,烧沸开水,将大把的辣椒、花椒等放入沸水中。将食物烫熟之后食用……”
“这就是火锅的雏形。”
“几千年形成的饮食习惯,跟随着历史的发展潮流,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山城火锅。”
在节目中,老爸许海福将火锅的起源来历说得头头是道。
他来担任解说、“旁白”简直再好不过了。
在火锅桌上,许海福、许放四人聊着天,点着菜,等着火锅锅底端上来,打上火,在麻辣鲜香热烈的氛围中,吃着、聊着。
古老与现代在山城交相辉映。
徜徉其中,仿佛穿越时空。火锅则像活化石,承载了几百年来,这里独有的码头文化。
许海福似乎是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山城火锅是他这生最爱。
“山城人吃火锅啊,讲究吃猪牛鸭的边角余料,比如猪脑花,牛的毛肚,鸭肠,鸭血、腰花、鸡胗等。”
“所有这些都证明了,驰名的山城火锅,起源于穷苦的码头文化。”
“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东西,形成了如今山城火锅独有的风味。”
“山城火锅的蘸料非常独特。为了不让锅里滚烫的牛油烫了嘴,也为了取出火锅的燥火,山城人用香油作为蘸料,因为调味料都添加到了火锅里,所以香油里只需要放一点蒜蓉就可以了。”
“以冷香油对抗滚烫的红油,既以毒攻毒起到降温的作用,使刚捞出来的美味看着滚烫,实际并不伤人。又将香油的芝麻香味再次掺入其中,让食物的香味再上一个台阶。”
滚烫的火锅在节目画面中跳动着。
快子上夹着鸭肠“七上八下”。
滚烫的汽雾中,仿佛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火锅的香辣味。
红红的浓汤沸腾着。
许放等人在吃火锅的过程中,似乎也变得更加热烈奔放。
难怪山城的妹子都这么辣……
吃火锅的时候许海福聊到了家,他说火锅是一家人、一群人一起吃的。把家里的小孩、老人、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吃一顿**的火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